开发区的大学老师周女士,为了吃上安全食物,去年10月份真就去农村找了一块地,搞了一个生态农场。没想到 ,原本只为自己吃得安全的举动,竟然也带来了商机。现在周老师一共买了14亩地,种植了三十个品种的蔬菜、 盖了一个养猪厂、养了一群鸡鸭。虽然蔬菜、猪肉的销售价格远远高于市场价,但是短短几个月,周老师的农场却 培养了大批忠实顾客……
大学教师办起生态农场
7月9日,记者从胶南开车转悠了两个小时,才找到这个名为窝洛子村的地方。一身运动衣、黑色胶皮雨鞋的 周老师早早在地头等着了。30多岁的周老师在开发区一所大学任职,去年她突然有了办一个生态农场的想法,随 后把工作之余的全部时间都放在了这件事情上。
前段时间刚下过雨,乡间窄窄的小路坑坑洼洼,布满了条条的沟壑。看着记者小心翼翼地走着,周老师笑着说 ,“当初农场选这里就是因为路不好走,一切都是原生态的,很少有车能进来,污染也就少。”
在一片地里艰难行走了10分钟后,周老师指着前方高高低低的一片地说,“这些就是我们生态农场了,这里 面有一个蔬菜大棚、一个鸡鸭笼、一个猪圈、一片果园,剩下的都是大片的菜地了。”在这个农场里转了一圈,与 记者想象中的充满科技感的生态农场不一样,地与地之间高低落差很大,蔬菜长势也并不整齐,青草在地边杂乱地 生长,十几只鸡鸭被散在河边的空地上,而它们所谓的“家”就被铁笼简单地圈了一下,而猪圈就用砖头垒起来几 个“隔间”。“我想要的就是越自然越好,这才是植物和动物原本生存的状态,
牛仔裤批发。”周老师说。
从零开始学习种地
要说周老师是个地道的城里人,父母年轻时在单位上班,她从小就是在工人家庭长大,不用说种地了连农村都 很少去。直到几年之前有了女儿,她才意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看着报纸电视上的报道,我就开始特别注意,知 道的越多也越担心,现在我们入口的东西太可怕了,就拿我们吃的普通瓜果来说,长到成熟期,有5 ~ 6次的人为干预,孩子长期食用很容易造成早熟,所以我就尽量挑安全的食品给她吃,女儿长这么大,吃草莓、葡 萄的次数都能数过来。”
“这么累干嘛,干脆去农村找块地想吃什么就种什么。”就这样性格爽快的周老师,在去年10月份开始当起 农民,到现在一共买了14亩地,投资二三十万。周老师说,
powku,还记得去年开车刚开到这个地方,很多村民都跟在后面看,对于她的举动大家很难理解。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村里 的话题都是自己。但是周老师自己却很起劲儿,从买了地就开始“披挂上阵”,她还雇了五六位村民帮她打理地, 不懂的地方就跟村民请教,现在自己也成了一个专家。周老师说,这里的人很实在,说是14亩,但是是以农业用 地面积划的,实地划出的得有20亩。
为保证无污染挖地6米
为了保证种出来的蔬菜尽量无污染,周老师还找来了挖掘机,把之前的地挖下去6米左右,这样种菜的生土, 几乎是没有污染的。
在猪圈的旁边,周老师指着一个大池子说,“这两套8立方的沼气池,用来处理猪和鸡鸭的排泄 物 ,沼肥料是最好的杀虫剂和肥料,这些“宝贝”就成了我们种蔬菜的肥料,蔬菜也都是不打药的,虫子能抓就抓, 不能抓就只能任由它吃菜,长势实在不理想的,就可以作为猪食物配餐的一部分。”
我们农场的鸡、鸭都是散养,白天就把它们放出去,可以吃吃虫子之类,在河里游游泳,笼子的门我们也是开 着的,晚上太阳落山它们自己就回来。
农场已经有了忠实粉丝
现在农场里,蔬菜有西红柿、黄瓜、青椒、菠菜、芦笋、秋葵、莴苣等二十多种。记得刚开始只是种了一些莴 苣,结果很多朋友、学校的老师都抢着要买我的,而且出的价格还很高,后来干脆我的农场就越办越大。周老师说 ,现在她的农场里有一批忠实顾客,基本上应季的菜一出就被抢走了。
“菜花一块多钱,我们卖六块钱一斤,但还是供不应求。”她自己都坦言,因为无公害种植的难度大,产量也 要比打药施肥的少一半左右,所以价格也比普通蔬菜高很多,但是现在的人都讲究饮食健康,根本不在乎多那几块 钱。
还有不少顾客,星期天开着车带着家人帮我打理菜,现在很多人都想回归田园生活,说起以后发 展的目标,
爱马仕,周老师信心满满,“下一步我还要做有机粮食、有机猪肉。”
相关的主题文章:
城管设置游商疏导区被工商定为非法商贩集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