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恰是凡圣人鬼分判之际,一发千钧,要紧之极”。因此,对自己和亲友的临终大事,定要事先当真支配好 。
因为各人修学不等,因缘各异,临终状况会有差异,但基础要则不可废。印光大师有临终三要唆使,只要 切实遵行,决不误事,也无须更复杂的内容与形式。
一、消除烦扰 道场喧扰
“凡修净业者,
mbt shoe,当成全人之正念”。此为临终中心。所谓正念,愿生极乐必生之念,称念弥陀之念,深信弥陀必来接引之念,皆 是正念。为此,首先必须排除干扰,创造一个清净道场。道场不清净,开导难得益,助念难见效,难以成全正念。 欲道场清净,并不庞杂,但需办法武断,确保落实。
道场内,只要在病人能见之处,挂阿弥陀佛或西方三圣像,至于燃香拜垫、灯烛供品,便利设置。其它杂 物,越少越好。实在,这里有人要往生,愿往生,弥陀皆见皆知,不用执著情势。
道场里,除佛号之声,或扼要开导之声,切不可也不必有其它声音。不念佛,不入道场,进道场,唯念佛 。有话在场外讲。如此清净道场,临终人易生起正念,无别念干扰。
为排除干扰,道场清净,主要是做好眷属亲友工作,一靠平时筹备,二靠临终前强化。
临终前,主持人可招集眷属阐明临终如法处理的意思。勿忙乱,一切后事,如沐浴更衣,告诉亲友等,均 在断气后8小时再筹措,勿悲哭吵闹,也勿闲谈,应参加助念,对外不必拘诸虚礼,更勿触动、搬动,宜“任彼如 何坐卧,只可顺彼之势”,让其做作安静,念佛往生。
平时,交待好遗言,包含请谁助念、主持,都要讲清楚。对家人、友人的思维应成竹在胸。重要看各人对 佛法、请求的理解和接收水平,机动又有准则地作出处置。能理解、支持、参加是最好。虽不甚懂得,不能参加, 但不反对,不会干扰畸形运动,也很好。若不理解,不支撑,甚至反对,就应及早想法,争夺多些理解支持,少些 干扰。平时可求佛加持,将念佛功德回向给他们。
笔者从江苏来到云南多民族地域,风气各异,
abercrombie jackets。2009年12月11日,应主人邀请,去景谷县傣族彝族自治县,主持罗老居士临终助念。他是彝族,3个子 女均不信佛,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大多不理解,也不愿参加助念。后经争取,仅批准在断气后3小时再沐浴更衣, 处理后事,但罗老的夫人是护法、同修。罗老病十几年,精心护理,虽只一同窗佛一年多,罗老自己切愿生西,老 伴也信心送他往生,还有一些莲友支持。于是各行其事,咱们关门助念,坚持道场清净。子女亲朋,任其在门外院 子里吃喝玩麻将,互不干扰。罗老往生时间甚巧,在晚上10点左右,我们一点不声张,持续助念。三、四小时后 ,他儿子进屋取货色,才发现父亲的脸已盖上。可能因为佛号威力,又碍于母亲体面,时在半夜,不便作何处理, 也就没叫醒别人,没干扰助念,直到上午九点多,才沐浴更衣。罗老一身香气,微笑安详,瘫硬十几年的左肢,也 柔软如常,顺利往生。之后,随他们风俗处置,火化,而遗骨皆呈白色,与不学佛者的遗骨多呈玄色大异,子女见 后,也说可想而知。
临终地点,若有缘,可去寺院、居士林,不行就在家。但不少人未必如愿,有些眷属怕死人放在家里,多 在病重时即送往病院,甚至当时断气,草草处理,就送往火葬场。对此,应争取在临终前,不作无谓抢救,不必安 息平静药,争取独自在一间病房,若不行,在太平间也可以。有一居士为她父亲助念,就在太平间,一样地安详往 生。
在家的详细临终地点,最好与自己平时静修念佛地点一致,平时道场清净,不让别人随意出入干扰(或在 门外贴上“念佛免进”)届时也轻易清净。
若家中无人信佛,干扰多,难清净,
supra on sale,助念不能有范围标准进行,但有一、二个莲友陪同,在自己独住房间里,也可辅助排除干扰,在身边小范畴清净 也好。弘一大师临终,只让一个弟子妙莲助念。自己提起正念,无论外界如何,也必往生。往生后几小时,再通知 家人。
若不一个莲友陪伴,就更要周密部署。平时径自密行,有独处房间,严持戒律,逐步减食,直到断食。弘 一巨匠临终前一周即断食,身心俱清净。但宜顺其天然,循序渐进,不可刻意寻求,反添身心懊恼,以有利清净念 佛为目标。所有行止,不告诉家人。只有信愿牢固,正念清楚,英勇单独悄悄往生,古今皆有实例。至于遗体,任 人处理。不少学佛人,常为遗体如何处置而费心担心,大可不必。往生之后,臭皮囊有何用?
然而,很多人对自己如何临终,在何时何处临终,没有掌握。因而,最好在年迈时有病时,少出门,不出 门,抛弃外缘,在自家中,清净念佛。能常念佛,此乃百年不遇的好机遇,大福报。心不过驰六尘,心易清净,则 易预知时至,因预知时至是心内的智慧浮现,心在六尘,昏昧无智,不可能预知时至。
万一临终在家外,在旅途之中,切勿乱了方寸,若能言,即告知送往何处找谁。不能,则任人处置,心中 抱定弥陀,二心求往生,必得往生,若不求往生,一旦命终,无由往生。
可见,临终道场,欲完整清净也不易。要在平时,认清自己家里家外的职员因缘环境,当时尽量发明条件 。若外部条件差,
tods shoe,就全靠积聚内心的信愿行资粮。有时完全没有前提,如地震、车祸等大难忽然降临,只要生西之愿坚固,一心专 念专行,无论如何命终,不论临终环境好坏,皆必往生。
二、善巧劝导 坚守正念
排除外界干扰,道场清净,诚然主要,更重要的是,排除心坎阻碍,坚守正念。
平生已看破世事身体如幻,已放下一切。信愿坚固,临终之际,依然正念分明,必往生无疑。此时,不必 多言,或仅略为鼓励,动摇往生信心,愿生必生。执持圣号,勿生他想他念,顺其自然往生,别人陪同念佛,不干 扰,就美满了。
若正值病人行将断气之时,只劝念佛求往生,等弥陀接引,同时助念,毋庸他语。
普通人,多须“善巧开导安慰”。开导之人,最好是病人熟习、信赖者,态度宜亲热、慈善,或手握其手 。只要慈悲,就无障碍,容易沟通奏效。对病人身材思惟、修学状况,有一定懂得,方好对机开导。但有几个要害 问题,必需真正解决,能力生起正念,顺利往生。
首先,解释病情危重,“切劝病人,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如有应交待之事,速令交待,交待后,便置之 度外,即作将随佛往生佛国。”对世间一切,“不应生一念系恋之心”。若眷属能安慰,甚有效益:一切家事,让 其释怀,不必挂念,我们会好好过日子,安心念佛,随佛往生。
应知,在世间,无论贫富顺逆,功名罪业,亲友的万般恩爱,千般怨尤,“种种尘境,皆为障碍”。必须 彻底抛开,不再怀念。“万法皆假,弥陀唯真”。世上一切人、事、物,以及自己的思想,皆如梦幻泡影,皆将离 去靠不住,不可得。只有阿弥陀佛是独一依附,否则,必随业力,落入六道生死循环,苦海无边,但能转过心念, 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就与佛愿相应、感应,佛必“亲垂接引,令得往生”。
第二,若是病痛怕死,力劝“千万不恐怖死,怕死则仍不能不死”。有生必有死,亘古以来,无谁能免。 印光大师开示云:“切不可顺顺俗情,求神问医。大命将尽,鬼神医药岂能令其不死?既役情此无益之事,则念佛 一事,而莫由感应矣”。临终之际,四大分别,常有病痛,必死之身,无药可治,不要徒劳挽救,更莫科学外道。 唯劝至心念佛足矣!佛号乃阿弥陀药,万病总治,百魔皆除。印光大师言:“保病荐亡……光与知友言,皆令念佛 ,以念佛好处,多于诵经拜忏水陆多多矣!”
念佛者,十方无数佛菩萨在护念,“亦不令诸恶鬼得便,亦无横病横死,横有厄难。一切灾障,天然消失 ,除不至心。”弥陀化身之善导大师如是说。
若有从容就义之心,就无愿往生,不能与佛愿感通,蒙佛接引。“离此苦世界,生彼乐世界,是极快意之 事,当生欢喜心”。就是说,你的肉身虽坏逝世,但心神心识不会死。你是“意不倒置”、活跃泼地往生阿弥陀佛 及时行乐。这才是自己的真正归宿跟天性,是自己实在性命。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光无量寿,你念佛号,就得无量光 无穷寿。故在平时,常念佛,常舍无常之身,不怕死,一旦临终,就不会怕死,易生欢乐心。
第三,切莫疑虑:自己业力重,念佛少,不能往生,而应坚信,往生与否,不在自己的业力和罪行轻重, 也不在念佛多少,而是全靠阿弥陀佛威神力气。
佛曾誓言:十方众生,“欲生我国,临命终时,假令不与,民众缭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佛 有悲愿接引,你有真愿生西,必定感通,佛圣现前,必定往生,若自疑虑,即失大利。实际上,阿弥陀佛就在你眼 前,只等你真愿生极乐,只要你立刻称佛名,弥陀圣众,即时现前。但应留神:假如你不念佛,看见死去的亲友, 或其它境界,切不可随他去。只有见阿弥陀佛,见无量光亮的境界才干去。
佛又誓言:“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阿弥陀佛无穷慈悲, 不仅度善人,更救恶人,更救下地狱的大恶人,“当知佛大慈悲,即十恶五逆极重功臣,临终地狱之相已现,若有 善常识教以念佛,或念十声,或止一声,亦得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此种人念此几句,尚得往生,又何得以业力重 ,念佛数少,而生疑乎?”因此,一句弥陀,能消众生一切罪业,具足往生一切功德,你现在生信,当初得救;现 在愿生而命终,现在就往生,你要完全相信阿弥陀佛。现在不信就没有机会了,请充斥信心,一心念 佛。
阿弥陀佛,成佛已十劫,十劫以来,始终在等候召唤你。善导大师用弥陀的口吻说:只要“汝专心正念直 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坠于水火之难”。只要你完全信任弥陀大悲愿力,全身心投入弥陀怀抱,百分 之百往生。
总之,依据病人状态,“勉强悠扬开导抚慰,病人自可生正信念”。每次开导时光,视病情变更、视信受 程度而定,个别三、五分钟,也可简短多少句提示,勿令昏沉或分心走神。距离二、三非常钟或一、二小时,开导 一次,主要靠佛号威神气力,救其往生。不管病人神志清不清,断气与否,
christian louboutin sale,都需开导。
三、相互助念 功德无量
除非平生信愿坚固,一心专念专行,无论如何命终,有无助念,皆必往生无疑,但有助念,或可增高品位 ,或为世人示范,也是度众一大因缘,功德无量。
在末法时期,绝大多数人,应争取助念。“临终助念,比方懦夫上山,自力不足,幸有前牵后推,左右扶 掖之力,便可至高无上”。故平时,应结识有缘莲友,常参加助念,届时,也会有人为自己助念,造诣今生了生脱 死大愿。若因缘少,有三、五人,甚至一人助念,也是好的。若只一人在家,或在深夜,家人已睡,又无力叫人, 切勿缓和怕死,一心求往生,念佛,必往生无疑。不要顾身后事如何处置。别人无论何时发明已断气,也别慌乱, 搬动,先为他开导,念佛数小时,再说别的。
为人助念,助他往生,就是成绩一人成佛,功德不堪设想,有此因缘,也是本人莫大幸运,故应以真挚感 恩之心,加入助念,不能抱委曲、无所谓立场,更不宜影响助念。病人最亲恋或恼恨者,勿在身边助 念。
助念机会,有条件宜早不宜迟,然太早,病人精力尚好,呼吸安稳,脉博有力,几天也不往生,助念人难 以保持。此间,只需时时察看病情,间断助念开导。最好在病危又神志清晰之前即助念。这个分寸不易控制,应了 解些临终表示,积累教训,若无经验,宁肯早些助念。但各人根机、工夫不等,有的看似精神还好,可能是回光返 照,会突然辞世;有的神志不清,却会连续数日。正常出气多入气少,呼吸渐弱、间断,脉幽微而快,一分钟百余 次,等于临终,当努力提醒他念佛,助念不可间断。
助念的程序、仪规,各地繁简不一。要在尽快玉成人之正念,别无奇妙。最简略的,能够率领眷属、莲友 ,三礼佛,念赞佛偈,忠诚祈请西方三圣,放大光明,摄取×××,往生安泰国,三遍。而后开导病人,助念。助 念毕,念回向偈。
助念时,最好是病人念一句,别人念一句。如斯,病人不易走神分心,或昏沉,而易净念相续,正念明显 。念六字或四字,唱念或清念,快或慢,声高声低,咸宜听病人所好,或按平时习惯。
为能接踵长时助念,应分三班念,每班3~5人或7、8人,若人多,要组织好。一班念一小时,其余班 或默念或恰当休息,吃饭、方便。佛号不能间断,及时接班。“病人力能念,则随之小声念;不能念,则摄耳谛听 ,心无二念,自可与佛相应矣。念佛声不可太高,高则伤气,难以长久,也不可太低,以至病人听不明确。不可太 快,亦不可太缓。太快不能随,即听也难明了;太缓则气接不上,亦难得益。须不高不低,不缓不急,字字分明, 句句明白,令病者,句句字字,动听经心,斯易得力。”更不可快慢不一,混乱无节奏。
助念至断气后8小时以上,再沐浴更衣,处理诸后事,其间最好也佛声一直。若有条件,应助念24小时 以上。
既然弥陀早有誓愿,念佛众生,临终必迎,我等凡夫,当顺彼愿:若临命终,不见弥陀,决不往生;虽见 圣众,不见弥陀不往生。虽见银台,不见金台不往生。阿弥陀佛必遂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