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yì )症,又称歇斯底里,是hysteria的译音。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故有人称其为 “疾病模仿家”。由明显的精神因素, 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或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等而引起的一组疾病,表现为急起的短暂的精神障碍、身体障 碍(包括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这些障碍没有器质性基础。病因主要是心理因素及遗传,但性格因素 ,如情感丰富、暗示性强、自我中心、富于幻想等,也可能成为癔病的诱因。
目录
简介临床症状注意事项分类病因病理治疗方法概述癔病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特色“心,脑,神并治疗法 ”治疗癔病?中医辨病论治癔病急救法癔病的家庭应急法护理知识和性格的关系女性预防 简介 癔病是在各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神经症,但近年来发病有所减少。在综合医院的心理咨询门诊中,本 病也较少见,仅占全部咨询病例的0.3%。 本病的病人在病前常已有情感丰富,富于幻想,善于模仿,易受暗示,自我中心等人格特点。这类人常在某些 心理一社会因素的刺激下或暗示下,突然出现短暂性精神异常或运动、感觉、植物神经、内脏方面的紊乱。这些症 状可由暗示而产生,亦可通过暗示而使之消失。本病的发病年龄多数在16~30岁之间,女性远多 见于男性。 癔病的表现可谓多种多样,既可有运动、感觉等障碍的类似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又可有各种内脏病变的类似 各科疾病的症状,也可有短期发作的精神症状(变态心理症状)。可以说癔病的表现可以模仿临床各科的任何疾病 的表现,因此极易误诊。已有许多最初诊断是癔病,而实际上是躯体疾病,因而拖延了治疗的教训。所以癔病在临 床上要作出正确的判断,难度是较大的,特别对于临床经验缺乏者来讲,不要轻易下癔病的诊断。 但癔病的第一次发作,绝大多数是在一定的精神刺激下发病的,以后遇见类似的刺激,或在病人回想起这种刺 激的情况下,也可以促使癔病再发。此外,癔病所出现的各种表现,不论是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内脏病变等,其 临床症状常是多变的,易通过暗示而改变病变表现的程度、范围,而且这些病变表现常不符合人的解剖生理上的特 点或疾病的固有规律,而这些对于正确判断癔病是很有帮助的。癔病的精神症状亦可多种多样,但其症状呈现尽情 发泄和表演的特点,使人印象很深,有的亦可出现许多幼稚性动作、行为,甚或离家出走,到处游荡等。临床症状 由于癔病属于神经系统疾病,有时让人琢磨不定,同时没有器质性病变发生,所以,有许多人认为,癔病是邪 病,是鬼神等作祟,到处向诬医神汉求救。不仅被人骗去钱财,还往往导致病情加重,耽误了正常治 疗。 癔病的临床表现极为复杂多样,可类似多种疾病的症状,几乎占据了医学临床各科的所有疾病的症状表现。有 人说“癔病的症状包括整个医学的内容”。法国夏克称本病患者为“伟大的模仿者”,也有人称患者是“不好的演 员,各种角色都可扮演”、“调皮孩子,恶作剧”等,这都说明癔病的表现千奇百怪,无奇不有,哪一位医生也无 法完全的描述癔病的全部症状。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第二版的修订版,将癔病的临床表现分为两个类型:①分离症状:表现以精神症状为主;② 转换症状:主要表现为躯体的功能障碍。在同一患者身上往往仅有一二种症状出现,且每次发作多为同样症状的重 复。癔病是由明显的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或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所导致的精神障碍。多数起病 于35岁前,发病急骤,主要表现无器质性基础的感觉或运动障碍,或意识状态改变。具体有如下表 现: (1)癔病性精神障碍,又称分离型障碍。 ①情感爆发:患者在受精神刺激后突然出现以尽情发泄为特征的临床症状。嚎啕痛哭,又吵又闹,以极其夸张 的姿态向人诉说所受的委屈和不快,甚至捶胸蹬足,以头撞墙,或在地上打滚,但意识障碍不明显。发作持续时间 的长短与周围环境有关。情感爆发是癔病患者最常见的精神障碍。 ②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朦胧状态或昏睡,病人突然昏倒,呼之不应,推之不动;癔病性朦胧状态,兴奋激动 ,情感丰富或有幻觉、错觉;癔病性神游症,患者表现离家出走,到处游荡;癔病性梦行症,睡中起床,开门外出 或作一些动作之后又复入睡;癔病性假性痴呆,表情幼稚,答非所问,或答案近似而不正确。 ③癔病性精神病:患者表现情绪激昂,言语零乱,短暂幻觉、妄想,盲目奔跑或伤人毁物,一般历时3~5日 即愈。 ④癔病性神鬼附体:常见于农村妇女,发作时意识范围狭窄,以死去多年的亲人或邻居的口气说话,或自称是 某某神仙的化身,或称进入阴曹地府,说一些“阴间”的事情,与迷信、宗教或文化落后有关。 (2)癔病性躯体障碍,又称转换型癔病。 ①感觉障碍:感觉缺失,患者对强烈的刺激只能轻微感觉,甚至完全没有感知,其特征是不按解剖部位分布, 不能用神经病理学的知识加以解释:感觉过敏,患者对局部的触摸特别敏感,非常轻微的触摸即感到疼痛异常;感 觉异常,患者感到咽喉部有异物或梗阻,好似球形物体在上下移动,但咽喉部检查却无异常发现;视觉障碍,常见 者为突然失明,也有弱视、视野向心性缩小,但眼底检查正常,双瞳孔对光反射良好,患者什么也看不见,但行走 时可避开障碍物;听觉障碍,在强烈的精神因素影响下,突然双耳失去听力,但来自背后的声音可引起瞬目反应, 睡眠中可被叫醒,客观检查无阳性发现;心因性疼痛,在受到精神刺激后出现的剧烈头痛、背痛或躯体其他部位的 疼痛,但客观检查未发现相应的器质性病变。 ②运动障碍:抽搐发作,常因心理因素引起。发作时常突然倒地,全身僵直,呈角弓反张,有时呈不规则抽动 、呼吸急促,呼之不应,有时扯头发、撕衣服等,表情痛苦。一次发作可达数十分钟或数小时,随周围人的暗示而 变化,发作可一日多次;瘫痪,以单瘫或截瘫多见,有时可四肢瘫,起病较急,瘫痪程度可轻可重。轻者可活动但 无力,重者完全不能活动。客观检查不符合神经损害特点,瘫痪肢体一般无肌肉萎缩,反射正常,无病理反射。少 数治疗不当,瘫痪时间过久可见废用性萎缩;失音,患者保持不语,常用手势或书写表达自己的意见。客观检查, 大脑、唇、舌、腭或声带均无器质性损害。 ③躯体化障碍:以胃肠道症状为主,也可表现为泌尿系统或心血管系统症状。患者可出现腹部不适、反胃、腹 胀、厌食、呕吐等症状,也可表现为尿频、尿急等症状,或表现为心动过速、气急等症状。 所谓“鬼神附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癔病发作形式,偶尔也见于精神分裂及其他精神障碍。此种情况多见于好 感情用事、富于幻想或具有迷信思想的人,农村妇女尤为多见。首先,病人有相信鬼神存在的思想基础,有易于接 受暗示性的性格特点,在强烈的精神刺激后,在自我意识障碍的情况下,经过自我暗示如疑心鬼神会附体,或环境 或他人的言语暗示,患者自称某某神仙,已死者灵魂的化身,此时病人常以这些附体者的口吻、身份讲话,声调也 变得特殊,讲话内容与患者当时的内心体验有关。历时可数分钟或数小时,经暗示治疗后,病人可迅速恢复其自身 身份,发作过后可部分回忆发作经过。“鬼神附体”本身仅仅是一种精神疾病的症状,是患者在强烈的情感反应下 的一种病态体验,以死者、鬼神的口吻讲出她的想法和要求。只有患者本身相信鬼神的存在,他们犯病时才会出现 “鬼神附体”症状。反之,不相信鬼神的人,不论怎样犯病,也不会出现这种症状。目前广大农村文化落后、封建 迷信思想盛行的情况下,一些癔病病人发病出现一些所谓“鬼神附体”的现象本身并没有什么可怕的,可怕的是一 些巫婆神汉借此机会宣传迷信,坑骗病人的钱财,催残病人的心灵和躯体。希望广大患者和患者亲属相信科学,不 要上那些江湖骗子的当。 “老牛大憋气”是癔病的一种表现形式,占农村中癔病患者的半数,占住院癔病患者的1/5。多见于易激动、感情用事、自以为是的女青年,一旦违背了自己的愿望,达不到自己的目的或争吵失利时感到 委屈而发病。表现为在有人注意的地点和场合突然倒在地上、沙发上或有依靠处,以求得同情,同时四肢无规律的 乱动或呈四肢僵直不动,嘴里喊叫、骂人或做怪样,并伴屏气或深叹气、吸气。虽问之不答,但并无意识障碍和呼 吸停止,患者听得见,看得到周围人的反应和举动,其发作也随之波动。发作中无大小便失禁及咬破舌头,身体极 少有外伤。发作时间至少半小时或数小时,多在白天、安全及人多的地方发病,不会因发病而致伤或致命。发作后 行为正常,对病中情况可完全或片断回忆,过后病人常说:“当时脑子是清楚的,就是自己控制不住自己”。注意 事项 对于癔症的确认应十分慎重,要注意四个要点: 一、该病是由于精神刺激突然引起的疾病; 二、该病的症状具有特异性,如躯体障碍表现出的体征,意识障碍表现出过多的表情和夸张性; 三、症状可因暗示而消失; 四、它不属于器质性躯体疾病。分类 (1)分离型障碍。精神活动解体,不同的精神活动之间分离。如发 作性意识改变、假性痴呆、附体体验、神游和心因性遗忘等。 (2)转换型障碍。强烈的情绪反应转化为躯体功能障碍,如各 种感觉、运动障碍、抽搐震颤等,而躯体症状一出现,情绪反应便消失,而且对情绪反应不能回忆。这些躯体功能 障碍无法用解剖生理来解释,甚至相互矛盾,而且病人对这些症状漠不关心或泰然处之,通过暗示或自我暗示可以 消除症状。 (3)躯体症状。又称Briquet综合征,表现出各种各样模糊不清,部位不定的躯体不适 。 (4)其他形式。 ①流行性癔病:常发生于一个群体内,开始是一个人发病,周围的人目睹其症状,通过暗示和自我暗示出现相 似症状。多短暂,女性常见,疲劳是其诱发因素。 ②赔偿性神经症:因为工伤、事故、纠纷受害者要求赔偿经济损失,症状夸大持续存在,但由无意识机制作用 ,并非受本人意识支配。(开始可能是有意识的,但以后反复强化变成无意识了) ③职业神经症:这是一类与职业密切相关的运动协调障碍,如书写痉挛症,因书写任务重、疲乏、出现手部肌 肉震颤、痉挛、无法使用手指,前臂甚至整个上肢,若改用其他手工动作则手指运动恢复常态。病因病理 发病 原因: 癔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个性特征有关,可概括为: 在某种性格基础上,因精神受到刺激而发病,亦可在躯体疾病基础上发病: 1、遗传因素:国外资料表明癔症患者的近亲中本症发生率为1.7%~7.3%,较一般居民高。女性一极 亲属中发生率为20%。我国福建地区报导患者具有阳性家族史者占24%。提示遗传因素对部分患者来说比精神 因素更为重要。 2、病态人格:癔症性病态人格是指癔症病人的情绪与性格表现,这种病态人格特征于病后显得 更加突出: (1)高度情感性:平时情绪偏向幼稚、易波动、任性、急躁易怒、敏感多疑,常因微小锁事而发脾气或哭泣 。情感反应过分强烈,易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往往带有夸张和戏剧性色彩,对人对事也易感 情用事。 (2)高度暗示性:指患者很轻易的接受周围人的言语、行动、态度等影响,并产生相应的联想和反应时称暗 示;当时自身的某些感觉不适产生某种相应的联想和反应时称自我暗示。暗示性取决于病人的情感倾向,如对某件 事或某个人具有情感倾向性,则易受暗示。 (3)高度自我显示性:具人自我中心倾向,往往过分夸耀和显示自已,喜欢成为大家注意的中心。病后主要 表现为夸大症状,祈求同情。 (4)丰富幻想性:富于幻想,其幻想内容生动,在强烈情感影响下易把实现与幻想相互混淆,给人以说谎的 印象。 3、精神因素:一般多由急性精神创伤性刺激引起,亦可由持久的难以解决的人际矛盾或内心痛苦引起。尤其 是气愤与悲哀不能发泄时,常导致疾病的突然发生。一般说来,精神症状常常由明显而强烈的情感因素引起,躯体 症状多由暗示或自我暗示引起,首次发病的精神因素常决定以后发病形式、症状特点、病程和转归。再发时精神刺 激强度虽不大,甚至客观上无明显原因,因触景生情,由联想激起与初次发病时同样强烈的情感体验和反应,而出 现模式相似的症状表现。 4、躯体因素:在某些躯体疾病或躯体状况不佳时,由于能引起大脑皮层功能减弱而成为癔症的发病条件。如 颅脑外伤、急性发热性疾病、妊娠期或月经期等。 发病机理:学者们从心理学、生物学和生理学的不同观点上加以解释。心理动力学派根据压抑原理,认为受到 超我不完全成功压抑的愿望,采取伪装形式,通过“转换”或转化为症状。巴甫洛夫学派从高级神经活动病理生理 学观点出发,认为癔症患者的高级神经活动(特别是第二信号系统)的弱化,使受其调节和控制的第一信号系统与 皮质症部位的活动相对增强或脱抑制,是癔症症状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反射”说学派认为癔症症状本质是一类 神经系统原始的、本能的反应、这种反应可因继发性得益而强化,或因条件反射性联系而习惯化,成为主动化反应 。这种观点的形式主要基于对战时癔症的治疗经验,未必适用于和平时期的患者。 癔病的精神与躯体因素 精神因素:一般多由急性精神创伤性刺激引起,亦可由持久的难以解决的人际矛盾或内心痛苦引起。尤其是气 愤与悲哀不能发泄时,常导致疾病的突然发生。一般说来,精神症状常常由明显而强烈的情感因素引起,躯体症状 多由暗示或自我暗示引起,首次发病的精神因素常决定以后发病形式、症状特点、病程和转归。再发时精神刺激强 度虽不大,甚至客观上无明显原因,因触景生情,由联想激起与初次发病时同样强烈的情感体验和反应,而出现模 式相似的症状表现。 躯体因素:在某些躯体疾病或躯体状况不佳时,由于能引起大脑皮层功能减弱而成为癔症的发病条件。如颅脑 外伤、急性发热性疾病、妊娠期或月经期等。 鉴别诊断 (1)癫痫大发作:一般无精神因素,意识完全丧失,大小便失禁,病理反射阳性,暗示治疗无效等,可资鉴 别。 (2)反应性精神病:病程较久,常有强烈精神创伤史,症状不呈阵发性,动作杂乱而无目的,暗示治疗一般 无效等可助鉴别。 诊断要点 (1)多见于年轻女性。 (2)起病急,常有强烈的精神因素或痛苦情感体验等诱因。 (3)可有精神症状、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多,体征少特征。 (4)发病者大多受精神因素或暗示起病或使症状消失。 (5)体格检查和化验检查常无异常发现。 应急处理 (1)保持镇静,将病人置于安静的房间内使与喧闹声隔离。 (2)可采用暗示治疗,或针刺人中、合谷、足三里及涌泉等主穴,配以曲池、三阳交、少间等 配穴治疗。 (3)心理治疗时,协助病人寻找发病原因和影响疾病恢复的因素。 (4)对病情严重者,可送医院进一步诊治。治疗方法概述 诊断,癔症的发生与心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个体性格特征有密切关系,故表现多是功能性的。而器质性病变的疾病多有神经系统和实验室检查的阳性发现, 可明确诊断。 方法,以心理治疗为主,可选用暗示疗法、心理疏导疗法、系统脱敏疗法等,也可根据不同症状酌情选用小剂 量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经正规治疗后大多数癔症病人预后良好,只有少数癔症迁延 不愈。 因本病是在精神因素作用下急性起病,病程可随临床征象的不同而有差异。情感爆发、意识障碍、抽搐发作,一般 于短期内即可消失,但常常有再发倾向。内脏机能失调和运动、感觉症状则历时较久,且于好转后也可再发。病程 的长短和能否再发还取决于病后是否正确处理。不当的处理或接受不良暗示,尤其是医务人员的不当言语,常可增 加疾病的顽固性,而使病程延长。因此,及时治疗包括心理治疗、暗示治疗及药物治疗,恰当的处理,可以较快地 使症状消失,而且使疗效获得巩固,避免再发。 本病的预后一般是良好的,少数病人若病程很长,或经常反复发作,则治疗比较困难,具有明显癔病性格特征 者治疗也较困难,且易再发。极个别表现为瘫痪或内脏功能障碍的癔病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恰当的治疗,病程迁延 ,可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能力,可因合并症而影响寿命。 癔病的治疗既容易也最难,关键是医务人员应满腔热情地关心患者,帮助他们寻找发病的原因,引导患者正确 地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疾病的治愈是医生与患者共同努力的结果。癔病的治疗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以 药物等治疗。癔病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十分重要,但治疗前医护人员对病人应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有时出现这 种情况,病人被送到医院后,某些医生认为癔症算不得什么严重疾病,因此不予重视,不做任 何解释,草草把病人和家属打发走了事,以致于使一些病人的病情拖延或反复发作,给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必 要的影响。但也有另一种情况,某些医生分辨不出病人究竟患的是癔症还是躯体疾病,比如把癔症性的抽搐误认为 是抽羊角疯,把癔症性失明、失音、耳聋怀疑为是不是长了肿瘤,把癔症性瘫痪误作脑血管病等等,以致于过份的 重视病人,让病人查来查去,并难免交待一些不适当的话,其结果是病人受到一再的暗示,症状被加强甚至固定下 来。一些癔瘫的病人,就可以因医生的不正确态度和处理,变得长久不愈,并最终导致关节挛缩、肌肉萎缩,这种 结果是非常令人痛心的。 另外,在病人出现癔症发作时,应注意不要让过多人围观,家属也不要表现过份的关注,以避环境中的不良暗 示,这些对减少和终止癔症发作都是很重要的。 ①解释性心理治疗:让患者及其家属知道,癔病是一种功能性疾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消除患者及其家属的 种种疑虑,稳定患者的情绪,使患者及其家属对癔病有正确的认识,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引导患者认识病因 及病因与治疗的关系,应给予患者尽情疏泄的机会,给予适当的安慰或鼓励。患者本身也应加强自我锻炼,用理智 的态度处理所面临的一切,而不要感情用事,用积极主动的姿态去克服性格方面的缺陷。 ②暗示治疗:是消除癔病症状,尤其是癔病性躯体障碍的有效方法。在施行暗示治疗时,应注意以下问题:一 方面,治疗环境要安静,以消除环境对病人的各种不良影响。一切无关人员均要离开治疗现场,避免由于家属或周 围人的惊慌态度,或过分关注而使症状加重,给治疗带来困难。另一方面,医生在认真详细地询问病史以后,在接 触病人并做全面检查的过程中,态度应热情沉着、自信,要对治疗充满信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病人信任医 生。实践证明,病人对医生信赖的程度往往是决定暗示治疗成败的关键。在言语暗示的同时,应针对症状采取相应 的措施,如吸入氧气,针刺,给予注射用水或维生素C针剂肌肉注射,静脉推注钙剂及电兴奋治疗。 ③催眠疗法:利用催眠时大脑生理功能的改变,通过言语,施以暗示,从而达到消除癔病症状的目的。药物治 疗 癔病发作时,若病人意识障碍较深,不易接受暗示治疗,可用氯丙嗪或合用盐酸异丙嗪各25~50mg, 或安定10~20mg,肌肉注射,使病人深睡,不少病人醒后症状即消失。物理治疗 中药、电针或针刺等治 疗可收到较好的疗效,在治疗时如能加以言语暗示,则效果更佳。痉挛发作、朦胧状态、昏睡状态、木僵状态的病 人,可针刺人中、合谷、内关穴位,均用较强刺激或通电加强刺激。对瘫痪、挛缩、呃逆、呕吐等症状,以直流感 应电兴奋治疗或针刺治疗。对失音、耳聋症等,也可用电刺激、电兴奋治疗。 癔病临床表现尽管复杂多样,但概括起来可分类两型:一是分离型,表现以精神症状为主;二是转换型,主要 表现为躯体功能障碍。癔病的精神症状,常在精神刺激后发病,呈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情感失调,患者的情感 色彩浓厚、夸张、做作和易受暗示。意识障碍以朦胧状态多见,意识活动局限于与情感体验相关的内容上,给人一 种向外表露或“尽情发泄”的印象。有的自觉十分委屈;有的惊恐惶惑;有的情感爆发,易激动,甚至大哭大笑, 捶胸顿足,以头撞墙,在地上打滚,手舞足蹈,撕毁衣物,乱唱乱骂等戏剧样表现;有的昏睡;有的过度换气;有 的抽搐发作;有的用生动的表情,夸张的动作以博取旁观者的注意和同情,越是在人多的场合,发作越厉害。因此 ,发作时应将患者置于安静环境中,并应尽量减少陪人,以稳定患者的情绪,促使症状逐渐缓解。 癔病具有发作性、夸张性和易暗示性的特点,其症状带有明显的情感色彩,甚至给人矫揉造作的印象,可以在 暗示或自我暗示下发病,也可在暗示下好转。如已明确为癔病发作,在场人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要指责患者装病。 正确做法是,平息紧张气氛,即不否定又不夸大渲染患者的症状,使患者情绪平静下来,使其相信给予一定刺激后 即可好转,随机可刺激或针刺患者合谷、人中、内关等穴位,待其平静后即可缓解。对于出现“老牛大憋气”者, 切忌捂住口鼻、屈曲四肢,以免窒息。癔病性兴奋或躯体功能障碍者应及时找精神科医生处理。某些人为避免不愉 快事件的发生,或为获取赔偿,或为避免服役,或在囚犯中,常出现诈病现象,其表现有时难与癔病相鉴别。因癔 病的夸张、表演色彩,常给人一种装病的感觉。但是诈病者有明确的目的性,症状易受意志的支配,可因时、因人 、因地而异,很少能持续存在,且在公开场合常矫揉造作。 在集体场合下,例如学校,一人患癔病后,周围人目睹发病情况,由于对疾病不理解,产生恐惧紧张心理,或 者受到迷信或不科学解释的影响,更加重了精神负担。在此情况下,由于暗示和自我暗示的作用,一些人相继症状 相同地癔病发作,其中某些人由于精神紧张、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或月经期间,更容易引起发作。群体发作的症状 与第一个发病者基本相同。 因为癔病发作之前有明显的精神刺激,加之癔病病人的病前的特殊的人格特点,如情感强烈而不稳定,易感情 用事,情感幼稚,急躁及任性等,有高度的暗示性,其情感和行为极易被别人的言语、行为和态度所影响,因此, 癔病发作时,如果亲属的言语、行为、态度不当,会形成新的不良暗示因素,造成症状加重,给治疗带来困难。因 此,癔病发作时,亲属应首先镇静自若,避免过分关心和过分热情,避免惊慌失措,要正确对待该病的发生。为了 改善病人的不愉快情绪,亲属可有意识地转移病人的注意力,集中到有兴趣的事物或让病人暂时离开 当时环境。 精神治疗是癔病的一种主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在进行治疗时,病人的亲属、亲友、邻居及单位领导、同事能 否积极配合,也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癔病病人的亲属应注意听取医生的解释和劝说,了解本病的性质及 发生原因,知道这是一种大脑功能性疾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要改善对病人的态度,合理安排病人的生活及工作 ,调整环境,去除精神刺激。癔病发作时,亲属不要惊慌失措或过分关注。在癔病的治疗过程中,亲属应全面而客 观地向医生介绍病史。在实施各种治疗方案时,亲属应放心地离开治疗现场,给治疗创造一个安静宽松的环境。否 则,亲属的过分关注,紧张或惊慌情绪会影响到病人,很可能又成为一个不良暗示因素,使症状加重,给治疗带来 困难。经治疗后,某些症状得到好转时,亲属应配合医生继续鼓励或暗示病人,使症状更好地缓解。同时亲属也应 正确对待精神刺激,给病人讲解本病的性质和转归,解除病人的紧张情绪,以获得更好的疗效。同时对巩固治疗, 避免反复发作有重大意义。中医特色“心,脑,神并治疗法”治疗癔病? 癔病在中医当中亦称脏躁,又叫癔病 性神经官能症。临床表现包括精神、神经和躯体多种症状,但各种检查时未能发现相应的器质性改变。其临床特点 是: (1)常有戏剧性表现,生动夸张的表情动作。常因受刺激后,立即发病,表现大哭、狂笑、打滚。表现幼稚 ,喜怒无常,做作等为其特点。有的病人可出现意识朦胧状态,或癔病性木僵等。 (2)在身体症状方面,最常见的是“抽筋”和“昏厥”。病人表现为痉挛发作。发作时慢慢倒在地上,痉挛 无规律或四肢挺直。并可出现瘫痪、站立不能、失语等。体格检查无相应的病理反射和器质性病变。 (3)感觉障碍,感觉过敏、减退或消失,和某些感觉器官的障碍,如在精神因素和暗示作用下,可突然失明 或失听、检查时其官机能完全正常。还可以表现癔病球或“梅核气”,食管有异物感等。检查相应部位无阳性所见 。精神恍惚或神情忧郁、烦躁不安、悲忧欲哭、喜怒无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本病属于中医的“脏躁”范 畴,系脏躁中的“心神惑乱证型”本病症首先记载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 所作,数欠伸,指出本病多发于女性,其次为男性,以“喜悲伤欲哭”为特征;并观察到本病的临床表现非常复杂 ,变幻多端,用“象如神灵所作”做了恰当的概括。《医宗金鉴》谓:“脏,心脏也。心静则神藏,若为七情所伤 ,则心不得静,而神躁扰不宁也。故喜悲伤欲哭,是神不能主情也;象如神灵所凭,是心不能神明也。”我院神经 内科专家总结古今医学前辈治疗癔病的经验和理论,经多年研究以及结合现代癔病得病的特点提出一个崭新的临床 治疗方法“心,脑,神并治疗法”以养心安神。调神、调魂、调魄。营养、修复神经为主,运用该疗法才能达到临 床治愈癔病。“心,脑,神并治疗法”经临床反复研究、反复筛选最后才应用于临床。本院认为癔病、病程往往迁 延数年,只要选对方法是可以治愈的。应针对病因病症采用专病专方个性化治疗,才能达到彻底治愈。“心,脑, 神并治疗法”在治疗癔病方面因其独特的治疗原理,使癔病患者告别了神经疾病痛苦。临床治愈率高达99%。成 功打破了"癔病"这一被西医视为顽疾的病症。3-5天见效,治疗效果理想显著。不但能达到心、脑、神同治,并且能调节、营养、修复神经系统。使患者很快恢复 正常工作及学习。“心,脑,神并治疗法”治愈癔病是依据中医对癔病治疗的辩证理论,结合中医现代药理学和临 床医学研究并吸收中医治疗神经疾病经验,经反复临床试验研究而成。能在较短时间内使癔病患者恢复正常。并且 疗程短、见效快。临床治愈率高,作用迅速,疗效可靠,是当今治疗癔病的最理想手段。中医辨病论治 (一) 专病专方 1. 金匮肾气丸(皖卫药准字(1996)第201590号) 原料:肉桂、制附子、熟地黄、山茱萸、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等。 功效:温补肾阳。 主治:癔病之寒气上逆者。 用法:每次8丸,每日3次。 2. 柴胡疏肝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554) 功效:舒肝理气,消胀止痛。 用法:每次1丸,每日2次。 (二)单味中药 1. 桃儿七(王本祥,现代中药药理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498) 本品为小檗科鬼臼属植物鬼臼的根茎及根,具有除风湿、利气血、调和诸药的功效。含木脂素、黄酮类、皂苷 、多糖与鞣质等成分,以本品6g水煎服可治疗癔病,但本品有小毒,且有致畸危险。 2. 密陀僧(雷载权,张廷模,中华临床中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2014) 本品为铅或方铅矿加工而成的粗制氧化物,药名来源于胡语之译音,外用拔毒去腐、敛疮生肌,内服镇惊截疟 ,其主要成分是氧化铅(PbO)。《世传方》有密陀僧散,治心痛失音及惊气入心不能语者,用密陀僧研极细末 ,每服3g,米醋汤、茶清调服下。注意,本品有毒,剂量过大或长期服用可引起铅中毒,所以内服量定为0.9 ~3g,每日1次。[1]癔病急救法 癔病是强烈的精神创伤和痛苦情感的反应。多见于性格多变、感情脆弱 、情绪不稳的妇女。该病起病急骤,多半过去有过类似的发作。 癔病的表现形式之一是抽风:忽然两手紧握、口眼紧闭、人往后挺、呼叫不应,但没有大小便失禁和舌尖咬伤 的现象,这与真正的抽风不同。这种抽风可以持续几十分钟甚至几小时。 表现形式之二是兴奋激越:突然叫喊哭笑、歌唱狂呼、乱骂乱跑,有的还毁坏器物,甚至打自己 或咬人。
癔病
表现形式之三是神经异常:不能下地,但能在床上活动,自己感觉身体麻木,两眼看不见东西,双耳听不清声音, 甚至不会说话。 急救措施 1. 处理这种情况主要是保持镇静,将病人安置在肃静的房间,谁都不要惊慌喧嚷。尤其不能谈论病的轻重,免得病人 听了更不容易恢复常态。 2. 用语言暗示,对病人进行诱导,告诉病人此病不要紧,慢慢就会好的。忌让过多的人前来看望病人,这样会使暗示 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 必要时可以吃点医生开的镇静药,也可吸入氨液,或给予适当的针灸。并让其安静入睡。 注意事项 癔病过后,要多作细致的思想开导,辅以热情的关怀,劝病人心胸开阔,不计较小事,以防再次发作。癔病的 家庭应急法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是hysteria的译音。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故有人称其为“疾病模仿家”。 癔病又叫做歇斯底里发作,以往作为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类型,认为是精神因素所致的神经功能活 动失调。 癔病是具有某些特征性格的人,在精神因素作用下,急剧发生的一种疾病,可能通过暗示或自我暗示使症状加 重、改变或好转。该病症状多样,一般预后良好,但易于复发,青壮年时期容易发病,女性远多于男 性。 各种精神因素,如家庭不和、人格受辱等使患者感到气愤、委屈、恐惧等,都可直接引起癔病发作,同时会影 响症状的产生和内容。在同样精神因素作用下,具有典型癔病特征性格的人更容易发病。所谓癔病特征性格就是: 易感情用事,好走极端,情绪易激动而多变,容易受到别人的言语行为的影响,给人缺乏主观的印象,这是暗示性 的特点,常被用于诊断和治疗。病人好夸耀,好表现,以自我为中心,自我感觉良好,富于幻想,有时甚至会把幻 想与现实混淆。 1. 家属应镇静,对患者要关心体贴,要给“台阶”,但不要迁就。不可歧视患者,在这基础上进行治疗,并配合暗示 。 2. 不同症状用不同方法治疗: (1)痉挛发作和躁狂状态者,可针刺人中、合谷、涌泉,须强刺激。 (2)对癔病患者要作好充分的思想交流,在病人迫切要求治疗,又对人生有信心的情况下,可采取暗示治疗 (针刺涌泉、静注葡萄糖酸钙、感应电治疗等),一旦有效立即鼓励病人,以巩固疗效。癔症的治疗环境很重要, 家庭中的环境恐难收效。 (3)精神症状明显,而又体弱不能承受针刺的可应用镇静药肌注,如安定10毫克肌注或冬眠灵25毫克肌 注。 (4)其他类型都可用针刺、葡萄糖酸钙等进行暗示治疗,但均需在患者合作的前提下进行,并且操作者要机 智。护理知识 (1)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熟悉病情及相关情况,如诱发因素,人际关系,性格特点,家庭角色 ,兴趣特长,学习成绩及重大生活事件等,以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 (2)暗示疗法:耐心细致地向家属交待患儿的病情、特点,并要求家属积极配合,患儿病情发作时切勿手忙 脚乱,哭哭啼啼,要与医护人员配合使用鼓励安慰性语言。配合医生使用药物暗示,准确的给患者吸入或口服或注 射不同气味、颜色和自主感觉良好的药物,使患者通过亲身体验增强对治疗方案的信服,以达到效果 。 (3)系统脱敏疗法:适用于暗示疗法无效年龄较大的患儿,使能诱使癔病发作的精神因素,逐渐失去诱发作 用,从而达到减少甚至预防诱发癔病的目的。先让患者倾诉与发病最有关的精神因素、内心冲突,并录音、录像以 备用,然后训练患儿学会全身松弛后脱敏。 专家指出:过分娇惯的独生子女易患癔病 如今的独生子女,基本上是由父母和老人呵护。对独生子女太过娇惯,让孩子过分追求享受等,都会使其心理 太过脆弱而出现心理问题。专家提示说:“现在患儿童心因性疾病(儿童癔病)的孩子,是越来越多 了。” 10岁的东东平时娇生惯养,一次因为考试没有考好,挨了父母的批评后往地上一坐,两眼眨动,就四肢抽动 起来。送到医院后做了全身的体检和脑CT扫描,并未发现异常,在住院期间也并没有再出现抽动的现象。医生诊 断为“癔病”,随后通知第二天出院,但当天晚上,东东又开始出现四肢抽动、两眼发直的现象。医生只是给他推 注了20毫升生理盐水,并告诉他这是特效药后,东东立刻停止了抽动,不一会儿就和医护人员有说 有笑。 四岁半的珍珍,早上和妈妈说:“我只能说两句话了。”随后就面无表情,一言不发,两眼呆滞,无论怎么喊 其名字也不回答。送到医院做了全身体检和脑电图检查,一切正常。住院期间珍珍一会儿说胸闷,一会儿又晕了过 去,最后考虑为“心因性疾病”。经实施暗示心理治疗,逐步恢复正常。 据专家介绍,癔病是心理疾病的一种,是躯体化疾病的转换。由于孩子存在语言表达、沟通、交流等方面的问 题,出现心理问题后不能很好疏通,就会通过躯体表现出来,而且表达方式多种多样,有的会抽搐,有的会肚子痛 ,有的会肢体不适…… 通常是他们有过什么样的体验和感觉,就会表现什么样。 据介绍,儿童癔病多见于5至10岁的女孩,并且发病的年龄越来越小,多是因家庭不和、教育方法不当、父 母过分溺爱,使其形成任性自私、好显示自己的性格。患儿受到某些精神刺激或要求得不到满足便发病,其临床表 现形式与年龄因素有明显关系。学龄前儿童癔病的发作形式以情感爆发、躺地打滚、哭闹或抽搐等,以引起父母的 关注。每次发作后要求便得到满足,从而反复出现类似发作,使异常行为模式固定下来。儿童癔病症状易变化,易 受暗示,发病突然,消失也快。 专家提醒,家长和老师一旦发现孩子有以上表现,可带到医院的神经精神科诊断与治疗,并注意消除有关诱因 ,纠正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品质。[2]和性格的关系 精神因素和暗示的作用,是癔病发病的主要原因。但是 ,当人们受到精神因素的影响以及暗示的作用以后,为什么有的人保持健康,有的人就患了癔病呢?这与他们的性 格不同有关。癔病患者的病前个性,是属于有强烈情感,缺少坚定理智,意志不稳定,幻想多,争强好胜,虚荣, 情感不稳定,易冲动。 这类性格的人有以下几个特点: (1)情感代替理智:癔病性格的人有高度的情感性,情绪反应强烈而不稳定,容易从一种情感转移为另一种 情感,他们对人处事往往感情用事,整个精神活动均易受情感的影响而趋向极端。如对某人有好感时,觉得他十全 十美,是世界上少有的好人,但当遇到一点小事时就立刻认
癔病
为这人一无是处,是最大的恶棍。这就是癔病者的“情感逻辑”。其判断推理完全从当时的情感出发,情感有了变 化,其判断推理也随之改变。 (2)暗示性强:他们的情感和行为极易受别人的言语和行为的暗示影响,尤其是当他对某人印象良好时,则 该人的意见都会不加分析地盲目接受下来。他们的自我暗示也很强烈,以致各种身体不造感可作为自我暗示的基础 。 (3)自我中心和好幻想:他们好夸耀自己,显示自己,乐于成为大家注意的中心,喜欢得到别人的赞扬。他 们富于生动的幻想,特别是当情感反应强烈时,想象和现实常易混淆一起,以致有时连他们自己也弄不清楚到底是 想象还是事实,因而造成他在说谎的印象。 癔病多发病于16~30岁之间,女多于男。精神因素和暗示作用是癔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惊恐,被侮辱,委 屈,不如意以及亲人的远离等较强烈的精神创伤,往往是癔病第一次发病的诱因。至于以后的发病,不一定都有很 强烈的精神因素。也可能由于与精神创伤有联系的事件,或在与第一次起病相类似的情景下产生联想而突然发病。 有些患者可因躯体因素,如疼痛,发热,不适,劳累等,引起精神紧张和恐惧或精神不愉快而发病。 暗示有致病作用。具有特殊意义的谈话、表情和传说,以及看见其他患者发病均可成为病因,即通过自身体验 和联想、产生疑虑,深信自己会发病而发病,这是自我暗示的作用。患者易受暗示,是癔病性格所致 。 癔病性病态人格是指癔病病人的情绪与性格表现,这种病态人格特征于病后显得更加突出: (1)高度情感性:平时情绪偏向幼稚、易波动、任性、急躁易怒、敏感多疑,常因微小锁事而发脾气或哭泣 。情感反应过分强烈,易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往往带有夸张和戏剧性色彩,对人对事也易感 情用事。 (2)高度暗示性:指患者很轻易的接受周围人的言语、行动、态度等影响,并产生相应的联想和反应时称暗 示;当时自身的某些感觉不适产生某种相应的联想和反应时称自我暗示。暗示性取决于病人的情感倾向,如对某件 事或某个人具有情感倾向性,则易受暗示。 (3)高度自我显示性:具人自我中心倾向,往往过分夸耀和显示自己,喜欢成为大家注意的中心。病后主要 表现为夸大症状,祈求同情。 (4)丰富幻想性:富于幻想,其幻想内容生动,在强烈情感影响下易把实现与幻想相互混淆,给人以说谎的 印象。[3]女性预防 癔病一般好发于年轻女性,因年轻女性普遍存在着好幻想、易动情、意志较脆弱、暗示 性较高的心理特点,如果在其成长过程中,父母过于宠溺、或其它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其形成任性、孤僻、或 自我显示、好出风头、以感情代替理智,以幻想代替现实的性格缺陷,那么,一旦其人生过高的要求不能如愿,或 生活发生重大变故(如亲人亡故、夫妻离异等),或受到恐吓、误解、侮辱、委屈等,就会使其心理承受能力崩溃 ,导致癔病的产生。 由于癔病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心理疾患,且在症状的发生和治疗过程中,暗示和自我暗示起着重要作用,在一定 场合还可导致集体发病。所以,必须对癔病进行防治。 首先,要正确对待癔病患者,癔病是神经症而非精神病,癔病患者并无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一旦诱因消失 ,患者会霍然而愈。 第二,要注意缓解紧张情绪,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轻松的环境,因为紧张情绪是蕴酿癔病的温 床。 第三,要加强对患者意志品质的训练,注意培养她们开阔的心胸和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 第四,要设法消除患者的心理创伤,以“要言妙道”的方式加以开导,指导患者正确对待人生。对待自己的性 格缺陷。 第五,采用暗示疗法,“假药”妙用,当癔病患者突然出现种种丧失功能的症状时,可请有权威的医生开点安 慰剂,却告诉患者是可以药到病除的灵丹妙药,以达到使症状减轻和消失的结果。 第六,当癔病患者发病时,首先要控制其言行,让患者镇静下来,以免发生意外,严重时要立即 送医院。 症状与表现: 痉挛发作、肢体震颤、肌阵挛、抽搐、瘫痪、起立不能和步行不能、不言症、失语症、多种感觉障碍和特殊感 官障碍,植物神经肌能障碍。情感爆发、意识朦胧状态、昏睡状态、遗忘症、童样痴呆等,
ag jeans。 咨询要点: (1)了解病因。病人都是在精神因素作用下发病的。精神因素是引起病人请病发作的直接原因,癔病病人的 性格具有强烈的情感性和情感多变性,感情用事,情感活跃、生动、肤浅、幼稚;高度暗示性;高度自我显示性; 丰富的幻想性,在情感反应的强烈影响下,易于把现实与幻想互相混淆。 (2)运用暗示疗法。富有暗示性的言行举止,再辅以语言暗示和其他治疗措施,如“药物”的注射、针灸、 穴位按压或电刺激,都会收到良好效果。 (3)咨询者应帮助病人对本病在正确的认识,将本病的有关知识,严重性、危害性,以及对患者社会功能的 影响,应明确、恳切而又委婉地告诉病人。在这个过程中,适当的暗示和保证是必要的。 (4)要认识真正的“自我”。学会用一些健全的策略和方法去应付种种精神刺激,学会不以这种幼稚的原始 反应来应付困难,学会以成熟的创造性的态度来处理生活中的困难。帮助患者对己,对人和对环境有个理性认识, 使其个性变得成熟稳定,能以理性态度处理他所面临的困难。[4]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1
图片及文字资料来源
http://www.smyy315.com/nwList.asp?NewsID=752
2
癔病的精神与躯体因素
http://www.yibing.net.cn/ybby/ybby25332.htm
3
图片及文字资料来源
http://www.xici.net/b233734/d17103683.htm
4
图片及文字资料来源
http://topic.xywy.com/wenzhang/20040803/169869.html
开放分类: 疾病,精神病 我来完善 “癔病”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