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年过五旬的“学历哥”周宝宽只是沈阳市一名普通的私人门诊皮肤科医生,但他的“包括3个博士、2个硕 士在内的9个文凭”的身份着实让他在网间火了一把。面对网间的种种猜疑和评论,笃信“读书改变命运”的周宝 宽表示,“我不是‘书呆子’”
法治周末记者 尹丽
仿佛在一夜间,年过五旬的周宝宽就有了一个让他有些哭笑不得的外号―――“学历哥”。
这个外号在互联网上迅速地流传开来,无论是“90后”,还是与周宝宽年纪相当的中年人,都对他或戏谑、 或赞赏、或亲切地以“哥”相称。
这个貌不惊人的东北汉子确实拥有足以让他在浩瀚的互联网世界中“一炮而红”的“资本”。
如果把周宝宽获得的毕业证和学位证在他2米长,1米多宽的办公桌上铺开,几乎能够铺满整个桌面。更确切 的数字是,在35年的时间里,周宝宽获得了包括3个博士、2个硕士在内的9个文凭。
民间组织中国世界纪录协会确认周宝宽为“世界上获得学历文凭(国家承认的学历)最多的人” 。
拿学历为“谋生”
当“学历”成为知识、甚至是能力的代名词之时,人们总是对接受过高等教育、手握一摞证书的“天之骄子” 们高看一眼。
但大学生们的“好日子”没过多长的时间。尤其在“文凭不等于水平,学历不等于能力”这句话获得社会中不 少人的赞同之后,人们对“学历”以及“文凭”的态度似有逆转。
在周宝宽看来,这种“逆转”就是导致拿了多个学历的自己“毁誉参半”的原因之一。
而另一个原因是,“大家并不了解,我为什么要拿这么多文凭,又是在什么情况下拿到这些文凭的”。周宝宽 无奈地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实际上,周宝宽并没有对拿学历这件事有多么执著的心态。相反,他的逻辑很简单―――学习,然后工作,进 而是更高层次的学习,更好地工作。
上世纪70年代末,周宝宽“为了找工作,所以选择了念书”。此后,笃信“读书改变命运”的他,在“工作 上有需要”时,就会到学校去“充电”。
当《法治周末》记者问及“为什么对在学校接受教育情有独钟”时,
Dsquared,周宝宽的回答很实在:“我觉得学校教育比较系统、规范,通过考试取得文凭也是对自己学习成果的一种检验。 ”
对于周宝宽而言,工作与学习应该是两件并行不悖、且可以同时进行的事情。职业身份为私人门诊皮肤科医生 的他,在“拿下”多个学历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停止过工作。
在接受采访时,周宝宽重复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从校门到校门’的学习并没有太多价值,关键是要看学习 能否不断地充实自己,进而用到工作中去。”
周宝宽所指的工作,显然就是从医。
文凭多自苦学来
尽管手中有一大摞文凭,但周宝宽并不觉得学习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苦”,是他用得最多的、形容学习的词,
plastic thermoforming machine。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周宝宽在沈阳市卫生学校就读时,“学校要求晚上9点半熄灯,我就跑到路灯下再看1 个小时的书”。他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他为了抓住自己“头脑最清醒、精力最充沛,1小时胜过3小时”的学习时段,几乎每天凌晨3点就起床学习 。
为此,他放弃了不少应酬,每天21时前就躺下休息了。甚至在大年三十,几乎没有东北人会错过的赵本山的 春晚小品,周宝宽都会选择在第二天休息时看重播。
自从开始学习,周宝宽就相信,“书中自有黄金屋”,“我从小就认为,只有学习取得好成绩,才能改变自己 和家庭的状况。”他说。
这样的想法很可能缘自他的家庭教育。
周宝宽的祖父是工程师,父亲做过会计,至于没有多少文化的祖母和母亲,前者被他称为“启蒙老师”,教育 他“不读书,这一生就没有出路”;后者则是他的“终身导师”,一直督促、支持他学习。
早早地过上了“小康”生活的周宝宽觉得自己就是“知识改变命运”的代表。他对《法治周末》记者说:“你 看我周围那些没有读过书的人,很多早就下岗了,生活还在贫困线上挣扎。”
周宝宽说,自己应该算得上是“幸运儿”。
他告诉《法治周末》记者,除了2009年读完的硕士和2010年读完的博士交了学费之外,其他的学历都 是公费获得。更早的时候,国家还“包分配”,他“几乎每次毕业,都能获得工作机会”。而在他开办私人诊所之 前,也曾先后被分配到当地医院急诊室、检察院工作。
在检察院工作时,周宝宽主要负责案情统计。至今回想起来,他都觉得这份工作“相当不错”―――“公务员 ,有升迁的机会,与同事关系不错,还能继续深造”。不过,这些都未能留住他―――据说,他是辽宁省检察院系 统的第一个研究生。
期待众人正面解读
虚拟世界里,无数人开始将“学历哥”的故事作为谈资,而现实中,周宝宽的生活依然风平浪静 。
“我不承认多了几个文凭就是名人了。”周宝宽坦言,“现在,无非是邻居、同学偶尔会打电话过来,说他们 在媒体上看见了我。”而在此之前,他早已是周围人眼中“能学”的人物。
与周围对他竖起大拇指的人不同,网络上的言论让周宝宽觉得不太舒服却又无可奈何。
“占用教学资源”、“当代范进、孔乙己”是一些网友扣在周宝宽头上的“帽子”。周宝宽表示理解,“每个 人了解自己都很难,更别说了解别人了。”但他也觉得,那些不明所以、上来就骂的人“心态很不好 ”。
其实,周宝宽很介意别人认为自己是个“书呆子”。他觉得,“书呆子”往往一头扎进书里的世界,对现实社 会作不出任何有益的贡献。这和在工作之余,去学校不断深造的他有着天壤之别。
“我最忙的时候,一天看一百多个病人,这能是‘书呆子’吗?”他对《法治周末》记者说,言语里流露出委 屈。
让周宝宽有些迷惑不解的是,目前,还很少有人关注自己经历的“正面教育意义”。
他所说的“正面教育意义”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自己的经历多少能给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对有厌学情绪的大学生”,作出一个好的示范,告诫他们在 学校用心学习。
其次,周宝宽还相信,在就业困难的情况下,自己自谋职业的经历应该也可以给毕业生以启发。“公务员是有 限的,事业编制是有限的,自己创业能否走出一条路子呢?”
最后,有文学、经济学、医学多重教育背景的周宝宽觉得,大家也可把自己锻造成“复合型人才”,在复合中 创新。
“毕竟,小学文化、初中文化就‘够用’的神话,早就一去不复返了。”在接受《法治周末》采访结束时,周 宝宽颇有感触地说。
来源:法治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