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专家提醒,冠心病、高血压患者应该提高警惕,做好以下5件事,让心脏安全过冬 。
1.适量锻炼。
持之以恒的运动可以改善心脏功能,不要因为天气寒冷,而久卧不动。心脏不好的人建议在太阳出来后再运动,运 动强度要适当,最好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不太激烈的运动。需要提醒的是,运动要因人而异 ,量力而行。
2.保暖。
研究显示,在寒冬季节,心脏病突发事件比其他季节高2—3倍,西京医院心内科主任王海昌解释说,由于室内外 温差大,加之气候干燥,人的生理机能反映比较迟缓,时常处于应激状态,这样就加大了心脏的负荷;造成供应心 脏血液的冠状动脉痉挛,使得原本因粥样硬化而狭窄的血管更加狭窄,甚或发生闭塞;更严重的时候,冠脉痉挛还 会引发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管堵塞,从而造成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发生。因此,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注意保 暖,尤其要护好头部、手部、脚部。外出时要戴手套、帽子、围巾,穿大衣,睡前用热水烫烫脚,夜间上卫生间时 要穿上衣服,洗澡时先放热水,等水温合适后再脱衣服。大风降温时,
健尔马足疗机价格,不要迎风行走。
3.规范用药。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要按时、规范用药,并要根据气候变化,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控制各种慢病的复发,尤其 要控制好血压。另外,清晨人体血管应变力最差,是急性心梗发生的高峰时段,老人睡醒时不要急于下床,先在床 上躺一会儿,否则易引发心绞痛、中风。
4.早起喝杯水。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平时多吃富含纤维的蔬果。冬季气候干燥,要注意补水,早起或晚睡前最好喝杯温开水,这 样不仅可以防止便秘,还利于稀释血液。
5.多吃植物蛋白。
人体每天需要从食物中获得65—75克蛋白质,其中一半以上来自植物性食品。植物蛋白对人体健康具有独特的 作用,其不但不含坏胆固醇、饱和脂肪,还可以提供较多的膳食纤维、维生素E、不饱和脂肪等健康成分。因此, 患有动脉硬化、高血脂、脂肪肝、糖尿病等疾病的人,把一部分动物蛋白换成植物蛋白食品,对健康更有益。优质 植物蛋白的来源主要是豆类和坚果,比如杏仁、大豆等,国内外的多项调查发现,每周至少吃5次杏仁的人,心脏 病或冠心病发作的危险性会降低一半;每周至少吃1次杏仁的人,患心脏病的危险性要比从不吃坚果的人低25% 。杏仁具有这么大的保健作用,主要归功于其中含量颇高(达68%)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它的作用是保持对人体 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降低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从而减少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此建议 ,慢病患者和老年人不妨每天都吃几粒杏仁。另外,露露股份生产的杏仁露也能达到护心效果,加热喝还能暖胃润 肺,很适合在寒冷的冬天饮用。